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經濟 > 特需用品  > 詳細頁面

打造一批“鮮花盛開的村莊” ——臨滄:花香客自來村美產業

來源:云南日報 作者:云南日報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29日 瀏覽量:

  正值盛夏,位于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的那洛自然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到來。家家戶戶庭前屋后鮮花盛開、瓜果飄香,綠水青山掩映下的傣家民居、閑庭水榭,喚起了大家的鄉愁。

  那洛村是一個典型的傣族聚居村寨,依山傍水毗鄰縣城,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的自然、區位優勢極為顯著。但長期以來,因為環境衛生、村莊綠化的滯后,坐擁優勢資源的那洛村并未將生態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跋胍l展唯有改變?!闭f起村子近年來的變化,那洛村村民小組長刀副祥頗有感觸,“經過動員,我們家家戶戶都行動了起來,通過投工投勞‘拆墻建綠’,確立定時清掃制度,原來遍地的垃圾不見了,硬化路修到了群眾家門口,村組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的三角梅、櫻花、野牡丹等裝飾花卉讓人賞心悅目?!?/p>

  “花香客自來,村美產業興?!彪S著那洛村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吸引到了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這也極大地提振了當地老百姓的發展信心,除了發展傳統的甘蔗、蔬菜、馬鈴薯等產業外,秋芒、枇杷、紅柚、沃柑等特色水果產業和傣族制陶、漆器繪畫等技藝的體驗傳承在當地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8年,那洛村經濟總收入達到了510.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23元。

  借著農村環境整治提升的東風,建設“鮮花盛開的村莊”,形成村美民富產業興的勝景,這也是臨滄全市村村寨寨共同的心聲。2017年11月以來,通過理清發展思路、編制村莊規劃、著力補齊短板,以及在“七改三清”“增花增果增綠增水”等“必修課”上下足功夫,臨滄一批獨具特色的“鮮花盛開的村莊”相繼打造完成。

  按照“園林下鄉、景觀進村”的綠化思路,各村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身條件,在村莊原有綠化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打造工作。滄源佤族自治縣芒陽自然村結合實際、統籌規劃,積極帶領群眾主動參與寨子的“垃圾整治、污水整治、庭院整治、廁所革命、移風易俗、公益設施管護”六項行動。在不斷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依托“荷塘月舍”滬滇項目建設,充分挖掘佤族風情文化資源,打造芒陽村文旅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走進鳳慶縣小灣鎮干海自然村村民茶海映家,一進門,滿院子的花卉、觀賞植物映入眼簾,茶海映正忙著打理庭院,給種植的花卉和樹木除草、澆水。通過開展“黨員+村莊綠化”和“黨員戶+庭院經濟”行動,自然村實現庭院美化和發展經濟“雙豐收”。

  為防止“千村一面”,各村組通過充分挖掘村落特色、文化底蘊、文物古跡等,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留住了田園鄉愁,構建了“鄉村處處是景區”的生態旅游新格局。

  隨著一個個“鮮花盛開的村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村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鄉風文明建設不斷得到加強,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新家園。目前臨滄市正按照以點成線、以線連片、以片成體的思路,抓緊開展“鮮花盛開村莊”百村示范優選上報工作,為下一步全市各村組實現“產業美、環境美、鄉風美”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頭、起好步。

  

  資料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http://www.yn.gov.cn/ywdt/zsdt/201906/t20190621_1586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